“鏡”無止境——我院消化內鏡技術邁入微創治療新時代

發布時間:2023-09-04 16:18:55本文來源: 宣傳科
近年來,隨著消化內鏡診療技術的日益成熟和不斷創新,消化系統疾病的內鏡下治療已經進入超級微創時代。許多既往需要傳統外科手術及腹腔鏡手術的疾病目前借助胃腸鏡下微創治療就能完成,而且內鏡下微創治療具有手術時間短、創傷小、并發癥少、恢復快、費用低、接受度高等眾多優勢。
畢節市中醫醫院脾胃病科內鏡室在王旭東主任的帶領下,緊跟時代步伐,順應發展趨勢,圍繞醫院“中醫為龍頭,西醫創一流”的戰略目標定位,多次派遣醫務人員到國內知名醫院進修,收到了很好的成效,“黔醫人才計劃”學員猶小乙主治醫師就是其中的一員。猶小乙醫師學成歸來后積極開展工作,將所學到的新技術廣泛應用于臨床,完成了多例內鏡黏膜下剝離(ESD)、內痔內鏡微創治療等三、四級微創手術。僅在剛過去的兩個月,我院消化內鏡團隊已經完成了ESD手術10余例、內痔硬化及套扎術5例;與此同時,科室還常規開展早期癌癥篩查、食道支架置入術、急診止血術、內鏡下黏膜切除術(EMR)、食管靜脈曲張套扎術(EVL)、胃靜曲張組織膠粘合治療(HI)、經內鏡黏膜下腫瘤挖除術(ESE)等。這些內鏡下高難度微創手術的開展,標志著我院脾胃病科內鏡團隊的診療技術走在了全市的前列。

       

ESD手術部分病例展示



病例一


68歲老年女性,直腸LST(側向發育性腫瘤),入院后進行了放大染色內鏡檢查,考慮為早期癌,有ESD(內鏡黏膜下剝離)指征。手術于一個小時內順利完成,對病變黏膜下剝離進行了完整的剝離。術后患者恢復良好,病理證實絨毛狀管狀腺瘤伴局灶高級別上皮內瘤變;基底切緣及口側、肛側水平切緣陰性,垂直切緣陰性。病理檢查證實病變粘膜為早期直腸癌,經ESD治療達到了治愈性切除標準。


圖片

病例二54歲中年女性,直腸發現一黏膜下隆起病變,表面發黃,活檢提示“神經內分泌腫瘤”,予ESD治療。術后病理回示:(直腸)高分化神經內分泌腫瘤(NET,G1),垂直/水平切緣陰性。


病例三



65歲老年女性,升結腸發現一大小約2.0x2.2cm無蒂狀息肉(0-Is型),呈云霧狀表面結構,形態不規則,窄帶成像(NBI)觀察NICE:type1型,可以看到“II-O”的pit pattern結構特征,考慮SSL(無蒂鋸齒狀腺瘤)。此類病變具有較高的癌變率,完善相關檢查后為患者實施ESD治療,術后病理證實為:無蒂鋸齒狀腺瘤,切緣陰性。



病例四

71歲老年男性,腸鏡檢查:降結腸發現一1.5x2.2cm廣基型病變,予ESD治療,術后病理提示:低級別管狀腺瘤,切緣陰性。


病例五


73歲老年男性,腸鏡檢查發現乙狀結腸一1.8cm地毯樣息肉病變,予ESD治療。術后病理提示:管狀腺瘤伴伴局灶高級別上皮內瘤變,切緣陰性。



內痔硬化及套扎手術部分病例展示



病例一


42歲中年男性,發現結腸息肉、便血3年,診斷:結腸息肉;內痔II度,予結腸息肉EMR術+內鏡下內痔套扎術,術后僅有輕微肛門墜脹感,一次腸鏡即可同時完成腸息肉摘除及內痔手術治療。
 



病例二

38歲中年女性,反復便血伴肛門腫物脫出3年,藥物治療無效。診斷:混合痔III度,予內鏡下內痔套扎術,術后恢復好。


病例三



28歲男性,因便血1年就診,既往藥物治療無效,無外科手術意愿。診斷:內痔II度,予內鏡下內痔套扎術,術后便血癥狀明顯改善。


圖片

科普

內鏡黏膜下剝離術(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是在內鏡下黏膜切除術(EMR)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新技術,內鏡下使用高頻電刀與專用器械,將胃腸道>2cm的病灶(包括胃腸道早期腫瘤)與其下方正常的黏膜下層完全剝離,以達到將病灶完整切除的目的。ESD具備以下優勢:
1、創傷小、不改變消化道結構、避免外科手術風險及減少術后生活質量下降等情況;
2、患者可接受多個部位多次治療;
3、使醫生獲得完整的組織病理標本以供分析;
4、治療效果確切。相關研究顯示:食管、胃、結直腸早癌均可實現較高的整塊切除率和完整切除率,5年總生存率和5年疾病生存率均90%以上。
ESD是一種經濟、安全、可靠的治療消化道病變的方法。




內鏡下微創治療內痔有哪些優勢?

圖片

優勢:手術時間短,出血少,術后痛苦少、無需換藥,收費少,恢復快!多數患者會同時選擇進行胃腸鏡健康體檢搭配內痔微創治療一同進行,只需一次空腹、清腸、麻醉(可選)準備,即可完成一系列完整的消化道篩查與內痔治療。

內鏡下內痔微創治療適應癥:1.有內痔相關癥狀,經飲食及藥物等保守治療無效者;2.高齡、高血壓、糖尿病和嚴重的系統性疾病,不能耐受外科手術;3.術后復發,反復手術后不適宜再次手術;4.恐懼外科手術,擔心住院時間長,痛苦大的患者。




科室簡介

省級重點學科、???,畢節試驗區人才基地消化內科人才團隊。全科擁有高級職稱 5 人,醫學碩士 6 人。學科帶頭人傅曉丹主任醫師是醫院黨委委員、副院長、畢節市名中醫,擅長電子胃腸鏡的診療技術,開展了區內首家腔鏡下微創治療技術,對慢性萎縮性胃炎、功能性胃腸病、潰瘍性結腸炎的中醫治療有獨到的見解??剖抑魅?a href="http://www.godbal.com/doctor/2023/pnelVMbK.html"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王旭東,副主任醫師,在脾胃病、肝病以及內科雜病的診療方面經驗豐富??剖夜歉?a href="http://www.godbal.com/doctor/2023/MvbmVGdY.html"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張少華主治醫師、猶小乙主治醫師、蔡能主治醫師通過不斷的進修學習,能熟練開展消化系統疾病內鏡下檢查及治療技術,如消化道早期腫瘤診斷;息肉切除術;肝硬化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套扎及栓塞術;內痔內鏡下硬化及套扎術;消化道內鏡下粘膜切除術(EMR)和內鏡下粘膜剝離術(ESD)以及消化道出血急診內鏡下止血等??剖掖罅﹂_展中醫特色療法,共計 18 項,其中特色突出、療效顯著的有龍骨灸、平衡火罐、溫灸刮痧、溫通撥筋、棍針等等??剖姨厣簝戎苿┢⑽甘?、山楂降脂膠囊、溫中止痛膏在臨床中應用廣泛,取得了良好的臨床療效和社會效益。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一区_欧美自拍亚洲精品动图_日本乱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_特黄a级a片国产免费
<b id="a9wg4"></b>

<u id="a9wg4"><bdo id="a9wg4"></bdo></u>

<u id="a9wg4"><sub id="a9wg4"></sub></u>

<u id="a9wg4"></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