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首例!微創一次到位,無需再取內固定物
發布時間:2023-09-04 16:23:11本文來源: 宣傳科
近日,我院骨傷科成功為一名左側肩鎖關節脫位的患者實施全鏡下肩鎖關節脫位雙帶袢鋼板(雙Endobutton鋼板)固定術,該例手術在全市尚屬首例。這也彰顯出我院運動醫學的硬實力。 患者王某,男,24歲。因“摔傷致左肩關節疼痛10天”就診于我院;經查體及輔查后以“左側肩鎖關節脫位”收入我科。查體:左側肩鎖關節壓痛,琴鍵征陽性。輔查:X線片示左側肩鎖關節脫位。
患者外傷后輾轉就診于多家醫院,均建議手術治療,或建議“鎖骨鉤鋼板”固定,或建議“經C臂透視喙突鉆骨道袢鋼板”固定,但傳統鎖骨鉤鋼板后易出現肩峰刺激致肩關節活動受限、肩痛,且需再次手術取出內固定物,而且會發生可能術后再脫位等術后并發癥;而對于經C臂透視定位喙突鉆骨道袢鋼板固定術,在鉆取骨道時因為是“盲鉆”,血管神經損傷風險較高,且喙突鉆骨道后可能出現骨道劈裂甚至繼發性骨折等。入院后骨傷科運動館醫學組積極組織討論,分析各種手術利弊,結合科室關節鏡手術優勢,決定為患者施行全鏡下肩鎖關節脫位雙帶袢鋼板(雙Endobutton鋼板)固定術。該術式在關節鏡直視下既可探查關節內情況,直視下鉆取鎖骨骨道避免血管神經損傷,袢鋼板固定時線帶是環繞喙突基底部而不經喙突鉆骨道,避免喙突骨道劈裂甚至繼發性骨折等。術中,肖歡副主任醫師及周建軍主治醫師緊密配合,按既定手術方案為患者施行手術,經過短短的2小時后,手術成功?;颊呤中g后第2天順利出院。

肩鎖關節脫位是肩部損傷中的常見一種,占肩部損傷的9%-12% ,多見于從事于重體力勞動者、年輕的運動員和其他青壯年,常發生于摔傷、運動傷等直接損傷以及交通事故等間接損傷。傳統手術方法是鎖骨鉤鋼板內固定術,療效確切,但容易發生肩關節活動受限、肩痛、肩峰撞擊、內固定術后再脫位等術后并發癥。
而雙Endobutton鋼板是在鎖骨和喙突間再一次建立了喙鎖韌帶相似的解剖構造,更加符合肩鎖關節微動的需求,可提供機械穩定,促進韌帶愈合。術后避免了固定過程中對肩峰的干擾,從而減少了肩峰下撞擊綜合征、骨性關節炎、慢性疼痛的發生,可以使患者盡早進行康復鍛煉,術后恢復快,減少術后肩關節活動僵硬。關節鏡下這一術式具有更清晰的手術視野,直視下鉆取骨道減少血管神經損傷風險,且可同時探查處理肩關節內病變,具有微創、出血少、住院時間短、術后肩關節功能良好等優點。
骨傷科關節運動損傷治療組由肖歡副主任醫師、周建軍主治醫師、鄭應剛主治醫師、董蔣主治醫師組成,多次于全國頂級運動醫學中心(北醫三院運動醫學研究所、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等)進修學習,在肖歡主任帶領 下,年手術量約600余臺,居全省市級醫院前列,涵蓋肩、肘、腕、髖、膝、踝關節相關疾病及運動損傷,常規開展關節鏡下游離體取出,滑膜切除,韌帶損傷重建修復,半月板損傷縫合,肩袖損傷、肩關節脫位修復,關節軟骨損傷修復,關節僵硬松解,腘窩囊腫切除等。